愛情中的依附創傷:如何破解重覆的感情模式?

與合資格的治療師進行輔導

愛情中的依附創傷:如何破解重覆的感情模式?

愛情是美好的,許多人都懷揣對愛情的憧憬與向往,然而,卻有不少人在情感的旅途中屢屢碰壁,被“愛情中的依附創傷”這只無形的手悄然操控,陷入重覆的、不健康的感情模式而難以自拔。

什麽是愛情中的依附創傷?

愛情中的依附創傷,是指個體在過往的親密關系經歷中,由於各種負面事件或不良互動,在內心深處形成的對親密關系的恐懼、不信任或不健康的認知與情感模式。例如,一個人在童年時期長期遭受父母的忽視或嚴厲批評,可能會在成年後的愛情關系中,表現出過度的敏感與不安,總是擔心伴侶會隨時離開自己或者對自己不滿。這種創傷會像一道陰影,籠罩在他的愛情中,使他在感情中不自覺地重覆一些過度應激的行為和思維,情緒像坐過山車一樣大起大落,一會兒如膠似漆,一會兒又陷入激烈的爭吵或冷戰。

依戀理論可以很好地解釋依附創傷的形成

根據依戀理論,人在嬰兒時期與主要照顧者之間形成的依戀類型,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成年後的愛情依戀模式。安全型依戀的人,在愛情中往往能夠自信地表達情感、信任伴侶並妥善處理矛盾;焦慮型依戀的人可能會在戀愛中表現出過度依賴、頻繁尋求伴侶的肯定與關注,並且對伴侶的行為過度敏感。他們可能會因為伴侶幾個小時沒有回覆短信就陷入極度的恐慌,認為伴侶不再愛自己或者有了別的戀情;回避型依戀的人則相反,他們往往在感情中表現得冷漠、疏離,害怕與伴侶過於親近,一旦關系有進一步發展的趨勢,就會試圖退縮或逃避。

那麽,如何才能打破惡性循環,治愈愛情中的依附創傷呢?

其一,提升自我覺察能力。我們需要反思自己在感情中的行為、情緒和思維模式,意識到哪些是受到過去依附創傷影響而產生的不合理反應。可以通過寫情感日記的方式,記錄自己在感情中的點點滴滴,包括情緒的變化、與伴侶的互動細節等,從而更好地觀察和分析自己的情感模式。

其二,重塑健康的依戀模式。可以通過自我暗示和積極的心理建設來逐步改變。例如,焦慮型依戀的人可以在感到焦慮時,提醒自己要相信伴侶的愛,並且嘗試轉移注意力,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回避型依戀的人則要努力克服內心的恐懼,嘗試主動與伴侶進行情感交流,從一些小的親密舉動開始,逐漸適應和享受親密關系。

其三,建立有效的溝通。在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時,要使用“我”語言,而不是指責性的“你”語言。例如,說“我感到很受傷,當你沒有及時回覆我的消息時”,而不是“你總是不回我消息,你根本不在乎我”。同時,要學會傾聽伴侶的心聲,給予對方充分的表達機會,並且嘗試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理解問題,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其四,尋求外部支持。不要獨自面對愛情中的依附創傷,可以請求專業的心理咨詢師的幫助。他們能夠深入挖掘創傷的根源,並提供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如認知行為療法、情緒聚焦療法等,幫助重建健康的愛情觀和親密關系。

愛情本應是一場美好的邂逅與相伴,而不是重覆創傷的輪回。我們要正視自己的思維和行為,及時覺察不正確的感情模式,積極尋求應對方法,打破重覆的感情魔咒,讓親密關系回歸到正常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