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說你太敏感?解密高敏感人群的大腦運作模式

與合資格的治療師進行輔導

別人說你太敏感?解密高敏感人群的大腦運作模式

在擁擠的商場里,嘈雜喧鬧,你在聽到陌生人小聲嘀咕的一句略帶不滿的話語後,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的行為影響到了他人。同伴說你太敏感,你卻依然耿耿在懷。如果你常常有類似的經歷,總是能察覺到他人難以發覺的細節、情緒的微妙變化,並因此產生強烈的內心反應,那麽你可能是高敏感人群。 研究發現,高敏感人群的大腦默認模式網絡(DMN)與執行控制網絡(ECN)之間的功能連接比較特殊。

DMN 主要在大腦處於休息狀態時活躍,與自我反思、內省以及對內部情感狀態的覺察相關;而 ECN 負責注意力的調控、認知資源的分配以及理性決策等高級認知功能。

當高敏感人群在接收到外界刺激時,不僅是簡單地感知,還會迅速將這些信息與自身的經驗、價值觀以及過往記憶進行深度整合與分析。例如,當他們聽到一句略帶批評意味的話語時,DMN 會迅速喚起與之相關的過往經歷,如曾經在類似情境下遭受的挫折或羞辱,這些記憶與當下的聽覺信息在 ECN 的參與下進行綜合評估,從而產生更為強烈和覆雜的情緒反應,表現為對這句批評話語的難過,並伴隨對自身能力的懷疑以及對未來的擔憂。

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個體對世界的認知是基於自身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圖式構建而成的。 高敏感者由於其豐富的內心世界和對細節的高度關注,他們的認知圖式更為覆雜多樣。因此,在面對相同的外界刺激時,他們可能會生成更多的解釋假設,並對這些假設進行反覆的權衡與驗證。例如,在面對他人一個看似不經意的微笑時,普通人可能簡單地理解為友好的表示,而高敏感者可能會考慮到微笑背後是否隱藏著其他含義,如禮貌性的敷衍、帶有諷刺意味的嘲笑或者是對自己某個行為的認可,他們會根據當時的情境、對方的身份以及過往的互動歷史等多方面因素對這些可能性進行分析和判斷。

從心理學的人格理論層面來看,高敏感還可能與某些人格特質相關。例如,內向型人格在高敏感人群中占據了較高的比例。內向者往往更關注內心世界,他們對於自身的情緒、思想以及身體感覺有著高度的覺察力。從而使他們在面對外部刺激時,會將更多的注意力聚焦在自己內心的情緒反應上,並且容易在內心進行反覆的思考。

高敏感人群獨特的大腦運作模式雖然在某些情境下可能給他們帶來困擾,如容易在社交場合中感到疲憊、因他人的評價而產生過度的情緒波動等,但也賦予了他們許多獨特的優勢。他們在藝術創作、人際交往中的情感共鳴以及對細節的敏銳觀察等方面往往能夠展現出非凡的才能。許多高敏感的藝術家能夠憑借其對情感細膩入微的感知與表達創作出震撼人心的作品;高敏感的心理咨詢師也往往能夠迅速與來訪者建立起信任關系,更快速、精準地識別來訪者的心理。

如果你正為自己的高敏感而苦惱,不妨前往專業心理機構尋求心理咨詢師的幫助,正確運用科學的調適方法,發揮自己的優勢,實現自己的價值。